
業務中心: | 0371-55696552 18037153049 |
您的當前位置:魯班培訓-一建培訓,二建培訓,監理,注冊安全工程師等 > 新聞資訊 > 微信資訊 >
【魯班培訓】混凝土常見問題解決技術
1、混凝土的泌水和離析
配制流態混凝土時,如果混凝土粘聚性和保水性差,各材料組成的均勻性和穩定性的平衡狀態將被打破,混凝土在自身重力作用和其他外力作用下產生分離,即為離析。如果拌合水析出表面,即為泌水。通常,泌水是離析的前奏,離析必然導致分層,增加堵泵的可能。
對策:
①砂率偏低或砂子中細顆粒含量少,使混凝土保水性低,砂子含泥量大易產生漿體沉降,即“抓底”。提高砂率,降低砂中含泥量,合理的砂率能保證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強度。
②膠凝材料總量少,漿體體積小于300L/m3,摻加粉煤灰,特別是配制低強度等級的大流動性混凝土,粉煤灰摻量應適當提高。從而提高其保水性。
③用水量大,使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降低。提高外加劑減水率或增加外加劑摻量,減少用水量。
④外加劑摻量過大,且外加劑含有泌水的成分。減少外加劑或在外加劑中增加增稠組分和引氣組分,提高混凝土的粘聚性,防止泌水和離析。
⑤由于儲存時間過大,水泥中熟料部 分已水化,使得水泥保水性差,外加劑中復合增稠組分和早強組分。
⑥使用礦渣粉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本身保水性不好,易泌水、離析提高水泥用量或粉煤灰用量,減少礦渣粉用量,或更換水泥品種。
2、混凝土的滯后泌水
產生滯后泌水的原因及對策:
①真實砂率低,砂含石過高:提高砂率,增加真實砂含量;
②砂子中細顆粒含量少:提高摻合料用量,做必要補充;
③石子級配不合理、單一粒徑:提高砂率2%~5%;
④水泥、摻合料泌水率大:更換水泥、摻合料;外加劑中增稠組分;
⑤粉煤灰顆粒粗、含碳量高:更換粉煤灰;
⑥低強度等級混凝土采用引氣劑或提高膠凝材料用量;
⑦高強度等級混凝土減少外加劑摻量或減少外加劑中緩凝組分;
⑧罐車中有存水:在裝灰前倒轉攪拌罐,將存水排放干凈;
⑨不明原因,改變外加劑配方或采取以上綜合措施。
3、混凝土的異常凝結
原因可能有:
a 外加劑采用了后摻法,混凝土攪拌不均勻,造成外加劑局部富集;
b 現場加水,混凝土粘聚性降低,發生泌水或離析,澆搗時振搗使局部漿體集中,水灰比變大且外加劑相對過量;
c 外加劑池中帶緩凝組分的沉淀物不易攪拌均勻,造成混凝土局部過度緩凝。
4、混凝土“硬殼”現象
①對外加劑配方進行適當調整,緩凝組分使用磷酸鹽等,避免使用糖、木鈣、葡萄糖、葡萄糖酸鈉等;
②使用粉煤灰做摻合料,其保水性能比礦粉優異;
③如表面產生細微裂縫,可在混凝土初凝前采用二次振搗消除裂縫,以免進一步形成貫穿性裂縫;
④最有效的辦法應該是施工養護措施,即盡量避免混凝土 受太陽直射,剛澆筑完畢的混凝土可采用噴霧和灑水等養護方法。
5、混凝土現場比出機坍落度大
①使用了氨基磺酸鹽或其性能相似的外加劑;
②外加劑中緩凝組分較多或后期反應較劇烈;
③配合比不合適(如砂率偏小、摻合料太多等)導致后期泌水;
④混凝土罐中有存水。解決辦案:對于前三類問題可以通過試驗室試配(做坍落度損失和凝結時間等)發現并予以調整,實際生產時應嚴格控制外加劑摻量和用水量,氨基磺酸鹽類外加劑對水特別敏感;后者可在裝料前倒轉攪拌罐,將余水倒排干凈。
6、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坍落度損失突然加快
①外加劑減水組分發生變化;
②池中外加劑較少,為沉淀的硫酸鈉等早強組分;
③水泥成分發生變化等。這些問題可通過調整外加劑組分或其摻量予以解決。
7、“析鹽”現象
8、干燥環境不適宜使用火山灰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