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務中心: | 0371-55696552 18037153049 |
您的當前位置:魯班培訓-一建培訓,二建培訓,監理,注冊安全工程師等 > 新聞資訊 > 建筑資訊 >
取消商品房預售?這是謠言!
周五樓市預售制度調整消息,引發市場對于地產行業洗牌關注。不過住建部在9月21日晚間辟謠稱,取消商品房預售征詢意見情況并不屬實。
據Wind統計,未來三年房企債券到期規模將達1.58萬億元,資金壓力加劇房企分化,開發商們尤其是中小開發商,可以暫時松一口氣了。
住建部辟謠:取消商品房預售征詢意見情況并不屬實
據澎湃新聞報道,9月21日,廣東省房地產協會向各副會長單位下發《關于請提供商品房預售許可有關意見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稱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已擬訂了“關于商品房預售許可事項調整”的材料,并將于9月25日上報住房城鄉建設部。
“關于商品房預售許可事項調整”的材料提出,商品房預售制度存在導致工程爛尾、違法違規銷售、交易不公平、房屋面積管理職能難以厘清、不平衡發展和低效率競爭等風險,建議降低預售制帶來的高杠桿效應,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全面實施現售。
廣東省房協相關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該文件只是征詢意見稿,并非真的實施。”
據了解,該《通知》稱,日前,住房城鄉建設部向廣東、湖北、四川、江蘇、河南、遼寧等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下發《關于對現有行政許可事項進行清理論證并對已取消下放落實情況進行全面評估的函》,根據疑似住建部發的函文要求,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有關要求,對現有行政許可事項進行清理和論證,并對已取消下放落實情況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其中第三點標明,對商品房預售許可進行深入研究,建議保留或提高許可條件的,要列明法律法規依據外的理據,充分論證繼續保留或提高許可條件的合理性、必要性;建議取消的,要同步研究提出事中事后監管措施。
若取消商品房預售許可會對樓市造成哪些影響?住建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相關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表示,向廣東、湖北、四川等各地下發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全面實施現售征詢意見情況并不屬實。“沒有,該情況并不屬實,具體我們也在調查處理當中,具體情況不方便透露。”
現房銷售對資金要求更大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若是取消商品房預售許可,進入到房屋現房銷售模式,那么就進入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模式。
在嚴躍進看來,在此類模式下,房屋質量問題會減少,開發商也不會有各類扯皮的現象。甚至包括此前類似公攤面積的爭論問題,也會消失。“在現房銷售模式下,或也會減少各類行政審批。部分政策是預售制度下的,若是現房交付,其實房子質量和具體情況是購房者可以看到的,不存在各類違約貓膩一說,若是從法律層面看,未來就沒有預售一說,而是直接現房認購和直接交易。”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張宏偉則表示,在現房銷售模式下,現房銷售價格會比期房更貴。“開發商在規劃中承諾的配套在期房沒辦法看到這些問題,現房則能看到問題,但開發商成本也會增加,比期房價格要貴。”
對于企業而言,嚴躍進表示,現房銷售的模式下,房企銷售應該有更強的更嚴格的財務約束。“因為對于過去來說,類似30層的房子,開發商建造到5層以后,基本上就可以辦理預售證,這樣資金弱的房企,可以通過此類方式來回籠資金和進行后續樓盤的追加投資。但現在可能需要30層全部建造完畢,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對于此類房屋建造的資金考核壓力就很大,資金弱的房企是無法進行開發投資的。”
張宏偉認為,現房銷售因為桿杠少了或沒有了,市場競爭度會進一步下降。“中小開發商很難接受這種狀況,中小開發商資金鏈問題會增加,大魚吃小魚狀況接下來會進一步增加。”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表示,取消預售制后,房地產行業大洗牌會來得更快。王軍分析,取消預售制會進一步擠壓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鏈條,部分中小房企的融資困難問題會愈加嚴重,高周轉的模式難以再現了。未來房地產行業的整合和大洗牌可能會來的會更快一些,市場的清算和出清要從房地產行業開始了。
中國網援引中原地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觀點表示,取消預售制度,短期看可能性不大,因為當下房地產市場依然中小企業集中,龍頭房企占比份額不高,當下取消預售,有利于資金寬裕的國企、大企業,但對小企業來說是滅頂之災,因為會加大企業的資金鏈風險,導致企業回款周期嚴重拉長。
早在2016年8月份,為給土地市場降溫,江蘇南京就發布了現房銷售政策,規定當網上競價達到最高限價的90%時,該地塊所建商品住房必須現房銷售。
不過,據中國證券網報道,南京市7月份掛出的土地出讓條件顯示,己無“土地競價達到最高限價的90%時,該地塊所建商品住房必須現房銷售”的要求,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政策的變化,對開發商而言,開發成本會有所降低,拿地積極性會提高;對政府而言,可以進一步加大租賃住房的供應,落實購租并舉的政策。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