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務中心: | 0371-55696552 18037153049 |
您的當前位置:魯班培訓-一建培訓,二建培訓,監理,注冊安全工程師等 > 新聞資訊 > 建筑資訊 >
全國不動產聯網,中央正在對房地產漸漸合圍
全國不動產聯網,中央正在對房地產漸漸合圍
6月14日上午,南京1.2萬人排隊搖號475套房,在限購限價背景下,這套樓盤的二手價平均價格比新房高出1.5萬元。買到這套房子的人只要再賣出去就可以輕輕松松賺到120多萬,甚至300萬。樓市的病態不止于此,央行一項調查中顯示,36.5%的居民認為下一季度的房價還會漲。堅持“房住不炒”的政府,難道就是個笑話?
不,金科玉律的“房住不炒”肯定不會只是個口號。6月16日,央視報道全國統一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實現全國聯網,房屋登記將被執行。消息出來后不久,各路人馬紛紛解讀,都圍繞著房價會不會跌的話題唇槍舌戰。
將房產歸為不動產,到土地出讓摸底,再到聯網,我們看到的是未來樓市的大方向——中央這是要下狠心的節奏。
全國聯網一直被認為是房地產稅的必要條件,聯網的實現意味著房地產稅真正被提到了政府的日程安排上。2005年就有官員表態要考慮房地產稅,2012年有部長說要在全國推開房地產稅,直到現在,房地產稅還是難產。有這立法的功夫,還不如多生幾個哪咤去鬧海玩吶!所有的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所有的改革又都是雷厲風行。
首先從交易端開始遏制房價的喉嚨,開啟調控手段;接著突然宣布要開始對土地出讓情況進行摸底;這一張大網已經在開始顯露端倪。
從房子的發展模式來看,可以簡單歸納為企業拿地、建設、買賣、居住或二手買賣這幾個階段。如今,政府已經開始介入到企業拿地、新房買賣這兩個階段。
而建立的全國聯網則對整個市場的情況作出了基本監測,在這個大數據的環境下,再對房市進行調控。
這么一來,市場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說在政府的眼皮子底下和手掌心里掌握。相比于單純依靠地方政府限購,限售的調控自然是威力翻倍,而之前猴戲一樣的“搶人戲法”自然也無法再暗渡陳倉,給樓市添磚加瓦。
先說最重要的房產稅。現如今的中國樓市對個人不征收房產稅,只對企業征稅。按照上海和重慶的試點意見來看,未來的房產稅很可能按居住面積來算。上海的方案是,家庭第二套住房及以上繳納稅款,而家庭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60平米的部分免稅,并按交易價格的70%來算。重慶則規定高檔商品房和別墅作為征稅對象,商品房100平方米以內和別墅180平方米以內部分免稅。
陸家嘴論壇上,中財辦原副主任楊偉民曾表示,我國的空置率比日本還高,炒的房子不少。同為中財辦原副主任的陳錫文曾經透露一個數據,一年一戶用電量不超過20度的空置房,2017年,大中城市空置率是11.9%,小城市是13.9%,農村是14%。
西南財經大學調查發現2013年,全國住房空置率超過22%,甚至可以說全國有5000萬空置房。從這個角度來說,政府對于空置房的態度也很明確,既然未來要加房產稅,為何不一股腦地也把空置稅也加上。
這樣一來,全國聯網的背景下,手握多套房產的人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空置,二是出租。出租按租金收入計稅,現在沒辦法落實,但到了不動產登記完成征稅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國家為了落實“房住不炒”的理念,空置稅恐怕還要比出租計稅的稅率更高,這樣一來,“供不應求”這個偽命題就會得到解決。
你怕是對國家意志一無所知。以前是小打小鬧沒錯,利益集團還纏住了執政者的手腳,保著樓市節節開花。全國聯網的消息一出來,瓜眾們心里就要有點數,中央是真的發狠要治了。
一個病態的市場能永遠長久嗎?不妨問問自己。
任正非說過,高土地價格,高房價,已經導致了生產要素成本的急劇上升,必然導致中國企業競爭力下降。
中國的樓市再不好好治,中美貿易戰,中國就指望地產興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