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務中心: | 0371-55696552 18037153049 |
您的當前位置:魯班培訓-一建培訓,二建培訓,監理,注冊安全工程師等 > 新聞資訊 > 建筑資訊 >
2018年兩會重要事件匯總!首提鄉村振興國家戰略
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3月20日閉幕,是25年來最長的一次代表大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展現了怎樣的建筑業佳績?又為行業指出了怎樣的方向?
過去五年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過去五年,國家優化投資結構,鼓勵民間投資,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引導更多資金投向強基礎、增后勁、惠民生領域。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從9000多公里增加到2萬5千公里、占世界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從9.6萬公里增加到13.6萬公里,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27萬公里,新建民航機場46個,開工重大水利工程122項。
深化“放管服”改革
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再壓減一半等剛性改革措施。
過去五年來,我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削減44%,非行政許可審批徹底終結,中央政府層面核準的企業投資項目減少90%,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壓減74%,企業開辦時間縮短三分之一以上。
“放管服”改革就是要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
報告提出一系列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措施:
1.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照后減證”改革,各類證能減盡減、能合則合。
2.大幅縮短商標注冊周期。
3.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再壓減一半。
4.決不允許執法者吃拿卡要。
5.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 “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重大基建:繼續向中西部傾斜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要完成鐵路投資732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左右,水利在建投資規模達到1萬億元。
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向中西部地區傾斜。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降低過路過橋費用。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
實施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376億元,比去年增加300億元。落實鼓勵民間投資政策措施,在鐵路、民航、油氣、電信等領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項目,務必使民間資本進得來、能發展。
提高城鎮化質量成為重點
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有序推進“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完善配套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加裝電梯。加強排澇管網、地下綜合管廊等建設。
國企改革持續深入
總理強調,未來將繼續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制定出資人監管權責清單。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等改革試點,賦予更多自主權。
繼續推進國有企業優化重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持續瘦身健體,提升主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實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制度。國有企業要通過改革創新,走在高質量發展前列。
完善增值稅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具體包括改革完善增值稅,改革個人所得稅等。報告提出,要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要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改革完善增值稅,按照三檔并兩檔方向調整稅率水平,重點降低制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
邁向中國制造2025
要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
大幅壓減工業生產許可證,強化產品質量監管。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
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凝聚中國制造業力量,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宏偉目標。工程機械企業將為中國制造向強國行列進軍添磚加瓦。
- 上一篇:住建部復函同意廣東資質改革試點方案!
- 下一篇:2018年安全生產工作五大要點